
每周监管资讯(2025年第44期)
监
管
动
态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4-2025年)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4-2025年)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普惠金融在延续较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涉农领域金融资源加快倾斜,农户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余额保持增长,脱贫人口贷款覆盖面稳步扩大。二是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民营经济贷款规模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量增、价降、质优。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快速增长,获贷率持续提升。三是重点群体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政策进一步优化,银行网点的适老化、无障碍金融服务设施更加健全,满足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四是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数量保持增加,账户服务效率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扩大覆盖至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支付规模稳步提升。五是融资配套机制不断完善,上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覆盖率不断提高,地方征信平台服务量保持高速增长,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有效促进动产融资业务增量扩面。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六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普惠性不断增强。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日益丰富,服务农业风险管理需求的“保险+期货”项目持续增加,乡村振兴债券和乡村振兴资产支持证券存续和发行规模保持稳定。七是普惠保险产品供给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点粮食作物保险政策持续优化,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有所提升,农业保险风险保障金额和支付赔款金额规模增加。
点评
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多措并举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着力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授权调整部分行政许可及报告事项监管层级的通知》
为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事项分级分类授权,充分发挥金融监管支局贴身监管优势,推动金融监管总局四级垂管体系不断凝聚“强监管”合力,金融监管总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关于授权调整部分行政许可及报告事项监管层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各金融监管局可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评估,在“接得住、管得好”的前提下,将辖内中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名称变更、辖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等2项行政许可事项,辖内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以及保险兼业代理机构部分变更及人员任职等4类报告事项的监管层级下放至金融监管支局。金融监管支局承接相关行政许可及报告事项后,一并负责与之相应的许可证制发与管理。
点评
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监测下放事权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对银行保险机构的服务质效不减,不断提升市场准入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
证监会同意铂、钯期货和期权注册
近日,证监会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铂、钯期货和期权注册。证监会将督促广州期货交易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铂、钯期货和期权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证监会)
点评
铂、钯期货的上市,将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彰显了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观
点
聚
焦
吴晓求:聚焦三方面改革,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生态链
吴晓求提出,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在“十五五”时期完成生态链的重构,主要聚焦三点:一是改革资产端,引导那些前中期盈利规模有限但未来有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进入市场;二是改革资金端,提高市场的流动性,解除一些大资金进入市场的限制,比如促成中央银行与市场之间的沟通机制;三是改革制度端,确保市场透明度,推动以法律、规则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确保违规违法者得到应有的处罚,并对内幕交易、欺诈发行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新华网(603888))
刘尚希:风险防范化解的经济学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也充满风险。如何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是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树立底线思维,用“木桶原理”警示全党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防范化解风险提出的重要要求,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提高科学预见能力,辨识各类风险挑战,在大变局中赢得发展主动。
(经济日报)配资行情最新消息
利众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